
2023年,我们经历了很波折的一年,也可以说很纠结,问题到底在哪里呢?
我们最近一直试图寻找答案,2023年经济的堵点到底在哪里呢?目前看到的很多答案,都不够直接。
有人说,2023年我们的经济很差吗?
如果从数据来看,GDP增长5.2%,CPI上涨0.2%,这是经济稳定增长,还没有通货膨胀,相当漂亮,这是如今发达国家做梦都想达成的经济成就。
但是,为什么很多人都感受到经济不太好,甚至觉得很差呢?
GDP增长的数据不会是假的,即使初步统计数据有偏差,后期需要修正,也不会相差太多,尤其是这几年我们还是比较诚实的,没有前些年时不时会出现经济数据不准确的现象了。
所以这就很纠结了,如果你要说2023年的经济不好那也不客观,可你要说经济很好,也不像是那么回事。
这事我们先放一放,先讲清楚另外一件事,再逐步揭晓答案。
我们先来找找问题,2023年经济的堵点到底在哪里?
有人说是“内需不振消费疲软”,这就是套话了。或者说这是经济表现出来的结果,而不是原因。各方面的经济形势最终导致了内需不振消费疲软,而不是这个原因导致经济体感不好。
换句话说,是经济形势使大家的体感不好,所以采取了保守的消费方式,更不敢透支未来。
所以我们过去几十年对未来透支得最厉害的行业——房地产,也就歇菜了。
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到底是什么?我们来分解一下相关数据,问题的答案就会自动出来了。
首先,2023年国有资本投资和国企那是顶梁柱,或者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,危难时刻,他们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。
我们随便列举几个数据,就能证明这一点。
根据财政部的数据,2023年,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744亿元,同比增长18.4%;2023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.4%。
前几天国资委发布数据,2023年央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高达5.09万亿元,同比增长11.4%。其中,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.18万亿元,同比增长32.1%。
其次,民营企业普遍比较困难,有些中小企业甚至从年头到年尾,都还没有走出经营困境。
数据也很容易说明问题。2023年,民营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为39.83万亿元,只增长了3.94%;税后净利润1.64万亿元,下降了4.86%。
2023年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7%,其中民营企业占了大部分。
2023年,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53544亿元,同比下降0.4%。
2023年,代表制造业景气指数的PMI,大型企业PMI一直显著高于中小企业。例如12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0.0%,中、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.7%和47.3%。
这说明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制造企业景气不足。
在民营企业中,老百姓接触和感受最多的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,特别是实体门店换手率比较高,这是老百姓对经济最直观的感受。
民营企业占企业数量比重超过90%,就业人数占比超过60%。
这些民营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的就业问题,提供了大量工作机会,尤其是对于应届毕业生和社会新人来说。
所以,2023年经济真正的堵点,在于民营企业复苏相对缓慢。民营企业经营困难,就很难保障员工工作和收入的稳定性,甚至会裁员。
工作都不能保障稳定,更谈不上收入增长了。老百姓工作不稳定,收入也不稳定,更谈不上不上增长,这就会直接影响到末端消费。
如果民营企业复苏了,老百姓工作和收入稳定了,甚至收入增长了,信心就会起来了,消费自然就起来了,就能够形成良性循环。
实际情况就是,2023年,国有企业相对稳定,另一边的民营企业却仍然在努力,甚至在风雨飘摇之中,这造成一部分人稳定了,另一部分人却还在努力,这就是经济总体的不平衡。
所以,支持和加快民营企业复苏,稳定老百姓的工作和收入,才是2024年经济的重中之重。
